无纺布袋订制工厂

无纺布袋订制工厂

育秧布

admin2022-05-29 11:50:13230

现在大家都知道仙桃的无纺布厉害。而对仙桃来说,如何从贴牌跳到做品牌,已到了关键时刻。非织造

寒冬清晨,冷风飕飕。彭松柏的工厂里却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

几辆卡车停在原料生产车间门口,工人们正在卸载用来制作无纺布的原料。走进生产车间,在马达轰鸣中,白色的长条无纺布像蚕吐丝一样,待达到一定长度后,守在旁边的工人将其打包成卷放好,再运到一旁的制品生产车间。在制品生产车间里,操作台前的一排排女工手指上下翻飞,一件件无纺布手术衣就成型了,瞬间又被叠放整齐。待装箱打包后,这些手术衣很快就会从仙桃运往武汉,再从武汉运往美国……

发生在仙桃松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这一幕,每天也在仙桃多家无纺布企业上演。

分管无纺布产业的仙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平告诉《支点》记者,2016年仙桃无纺布产值接近300亿元,年产无纺布及制品约80万吨。其中,90%以上的制品出口海外,出口交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非织造

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仙桃,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国内唯一的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称号,成了公认的无纺布之乡。

一个意外的外贸订单非织造

事实上,仙桃的无纺布产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起步。

回忆起仙桃无纺布产业发展的历史,周正平认为一切缘自一个意外的外贸订单。

那是1986年,仙桃的一家国营编织厂从武汉某外贸公司接到了一个日本外贸订单,金额还不小,要求他们用无纺布制作便携袋。接到订单的编织厂,开始了解无纺布到底是个啥东西。

原来,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所用原料主要来自炼制石油时产生的副产品——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后得到短纤维或长丝,经定向或随机排列,粘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因不需要纺织但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为无纺布,具有透气、柔韧、价格低廉、循环可利用等特点。

这种技术最先在欧美得到应用,上世纪80年代末流传至中国广东、江浙一带。在国内,最初用于制作口罩、鞋套、工作帽等,产品主要出口海外,用于劳保市场,消费量逐年增长。1970年,全球无纺布消费量只有40万吨,到1985年已增长至110万吨,且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了解到这些背景后,仙桃这家编织厂便从江浙一带购进了一批无纺布布料,完成了这一订单。此后,外贸公司带来的订单逐渐增多,这个新闻也开始在仙桃的企业间流传。非织造

那时,江浙一带主要以生产无纺布布料为主,很多人都意识到生产无纺布制品是个大商机。

发现了商机,就要迅速把市场做大。1987年,仙桃专门成立了一家做无纺布制品的集体企业。随着政策的开放,不少人从集体企业出来自立门户,出现了一大批无纺布企业和家庭作坊。周正平笑着说,到90年代初时,仙桃的叶王村、黄荆村、织布湾,三个村的工业产值均过千万元,其中无纺布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就这样,一个意外的外贸订单使仙桃的无纺布产业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无纺布产业大军。

以生产毛巾起家的马明武,便是其中一员。2001年,看到周围朋友纷纷涉足无纺布产业,他也成立了湖北康成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希望能搭上顺风车。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

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国内对无纺布口罩的需求急剧增加。

突如其来的口罩订单,让很多公司夜以继日地加班。马明武透露,这让很多公司赚了大钱,也促进了仙桃无纺布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这一年,仙桃的无纺布产值达到8亿元,奠定了在业内的地位。

2008年禽流感的爆发,再次让仙桃无纺布产业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产值接近60亿元。非织造

正因于此,有人调侃说,是非典和禽流感造就了仙桃无纺布产业的发展。

疾病虽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但确实推动了仙桃无纺布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机遇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在做这个事情,抢占了先机。周正平反驳说,如果没有打好产业基础,即便机遇来了也抓不住。

非织造

工人们正在生产无纺布制品。非织造

从三大件到高端制品的跃迁

抓住了发展机遇的仙桃,无纺布产业越做越大,到2010年时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这让那些同期发展无纺布产业的其他地区感到十分震惊。不过,惊讶之余,更激发了各地发展无纺布产业的斗志。比仙桃要早一步发展无纺布产业的广东、江浙一带,最初以生产无纺布布料为主,之后也开始大量生产无纺布制品,主要是三大件,即用于劳保市场的口罩、鞋套和工作帽。非织造

不仅如此,安徽、河南、山东等无纺布产业后起之秀,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无纺布制品的竞争开始加剧。发展一直红红火火的仙桃,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

用于劳保市场的无纺布制品,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将生产好的无纺布做些裁剪和缝纫,量大之后大家就大打价格战。周正平说,这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有点资金的人都可以做。

大家都来抢饭碗,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注意到,国外无纺布制品有转向高端市场的苗头,我们便决定顺应趋势,开始往高端市场转型。彭松柏以自己的公司为例说,我们选择开发手术服、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不管是做工还是质量都要求更严。

同样的转变,也出现在马明武那里。生产车间由普通车间改为无尘、无菌生产车间,升级版的医用口罩、手术帽等产品纷纷出现。

产业升级带来的成效十分明显。2009年,彭松柏公司的年销售额还只有几百万元,2016年销售额便突破了3000万元。马明武公司的年销售额也上升得较快,2016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非织造

变化并非只发生在这两家公司。周正平告诉《支点》记者,自2008年起,仙桃的很多无纺布企业就在研发高端制品,除医疗防护用品外,还有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的枕巾等内饰,以及卫生巾、尿不湿、湿纸巾等日用品。

以往是低端制品占80%,现在是高端制品占80%。周正平说,目前,仙桃的无纺布产品超过100多个品种。

不过,在周正平看来,无纺布制品的提档升级虽已有所成效,但竞争压力依然很大,因为你升级,别人也在升级。只有不断将无纺布应用到更多领域和更多应用场景上,仙桃无纺布产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发展遇烦恼非织造

无纺布制品转向高端发展,原本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却也给本地企业带来了另一个烦恼。

自从生产高端制品后,很多无纺布布料都要从江浙一带买进,甚至还需从国外进口。因为生产高端无纺布布料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基本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垄断,或者被江浙一带所引进。

比如,用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手术防护服,相对于传统防尘防护服,增加了防辐射渗透功能,所需的无纺布布料要从江浙一带购买,用到的防护层涂料则需进口。

多位业内人士告知《支点》记者,尽管仙桃的无纺布制品在国内独具优势,但在无纺布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研发上,明显有所欠缺和不足。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不能将之掌控在手,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无论是在成本控制,还是在满足需求方面,都会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周正平也坦陈,这确实是仙桃无纺布产业发展的短板。他透露,不管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还是企业自己研发,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而仙桃的无纺布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相比赚快钱的做制品模式,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过多。非织造

既然自身研发能力不足,为了完善产业链的发展,将强者请进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仙桃市嘉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邓连华也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2011年,政府引进央企中国恒天集团,通过收购邓连华的企业,成立了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新公司很快就上马了全球第三条、亚洲首条德国莱芬双组份SSMMMS无纺布生产线——主要生产用于医疗、日用、服装的水刺无纺布,这种无纺布共有六层,S代表防护层,能预防细菌感染等,M代表纺粘熔喷内层,质地更加柔软。

莱芬线的确带动了一些企业转型升级,满足了一部分企业对高端无纺布布料的需求。周正平说,但随着高端制品比重越来越大,每年还是有20多万吨高端无纺布布料的缺口,这需要继续努力填补。

为更好地做强无纺布产业,除了补全无纺布布料生产线,近几年来仙桃还培育和引进了辅料配套、电子商务、包装物流等企业。

不愿仅为他人做嫁衣非织造

正因有了这些转变,仙桃的无纺布产业才得以集群式发展。2016年,仙桃无纺布产值接近300亿元,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9家,中小微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不过,周正平的心里还是有所遗憾。

现在大家都知道仙桃的无纺布厉害,特别是无纺布制品,但这些制品没有品牌,都是帮别人贴牌生产。周正平称,没有品牌就等于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大部分利润都被别人赚去了。

这其实也是仙桃企业家们的痛处。彭松柏工厂里的手术衣,成品打包好后会贴上美国品牌商标。马明武也坦言,公司出口的产品也是贴牌生产。

更让人心痛的是,很多产品到国外转一圈,又卖回国内。周正平略微激动地说,像手术衣、手术帽、止血绷带等医疗用品就是这样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别人有品牌,我们没有。

对国内采购者来说,这大大增加了采购成本。对生产商来说,辛辛苦苦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周正平认为,无纺布产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总为别人贴牌肯定不行,仙桃的无纺布企业到了该建立品牌的时候了。

马明武十分认同这个观点。他告诉《支点》记者,他正着手做这方面的事情,相关商标已注册,2017年会在国内外建立专柜直接出售无纺布制品,逐渐建立品牌形象。非织造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思路的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产品也能获得更多附加值。然而,建立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企业一起努力,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非织造《支点》2017年1月刊 区域

本文链接:http://chinawfb.cn/post/5377.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